BD官网专访全国人大代表、宜宾市市长廖文彬:宜宾—泸州共建川南省域经济副中心打造全国城市组团发展样板

  新闻资讯     |      2024-03-11 03:46

  BD官网今年全国两会,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重庆代表团和四川代表团联合提交《关于全面提升长江上游航运能力的建议》。其中提到,建议国家林草局、生态环境部等部委明确涉及自然保护地的航道整治工程论证实施路径BD官网,推动出台长江保护法实施细则,支持长江宜宾至重庆段航道整治提升。

  去年底,《关于支持宜宾泸州组团建设川南省域经济副中心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出炉,进一步明确两市发展定位,“推进长江干线宜宾至重庆段生态航道整治”正是重点工作之一。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宜宾市委副书记、市长廖文彬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专访时指出,宜宾和泸州都因港而兴,要进一步将运输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放大融合发展效应。

  廖文彬表示,宜宾、泸州承担着组团建设省域经济副中心先行先试的重大责任。两市组团有诸多优势:地理相近、人文相亲,而且还有着类似的工业优势和交通条件。据廖文彬介绍,两市正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密切加强协作,合力打造国家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全国城市组团发展样板和全省南向开放枢纽门户。

  对宜宾而言,这座城市的工业底色正从“一黑一白”转向“一蓝一绿”,已成功打造出动力电池和光伏两大新兴产业,还将新型储能、数字能源、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通用人工智能等四大未来产业,视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下一个突破口。

  NBD:2023年12月,四川省委省政府印发《意见》,明确支持宜宾—泸州组团建设川南省域经济副中心。在您看来,这对于宜宾意味着什么?

  廖文彬:2022年6月,四川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提出,“支持宜宾—泸州组团建设川南省域经济副中心”;同年11月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再次强调“支持宜宾—泸州共建世界优质白酒产业集群,组团建设川南省域经济副中心”。而在去年12月,省委省政府专门印发《关于支持宜宾泸州组团建设川南省域经济副中心的意见》,宜宾—泸州组团建设川南省域经济副中心的路径越来越清晰。

  这是宜宾、泸州新的历史使命,也是两市发展的重大机遇。宜宾携手泸州加快推进省域副中心建设,共同签署了《推动宜宾—泸州组团建设川南省域经济副中心战略合作协议》,从空间融合联动、产业互补共兴、生态联保共治、民生普惠均衡、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加强合作,全力推动“江津经泸州至宜宾高速公路”“共建世界级优质白酒酿酒原粮基地”等项目建设,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效。

  宜泸位于“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重大战略叠合部,一系列重大发展规划、重要政策举措在此叠加,正在形成放大效应。特别是《意见》明确提出“要将有关支持政策向省域经济副中心建设倾斜”“支持两市更多重大项目纳入国家和省级规划”等,为两市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这将有力带动两市积极开辟新赛道,壮大新动能、培育新优势。

  NBD:如何看待 2027年两市“地区生产总值力争达到1万亿元左右”的目标?

  廖文彬:这是《意见》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目标,体现出省委省政府对宜宾、泸州的重视和期待。从目前来讲,宜宾、泸州是川南经济区综合实力最强的城市,组团建设川南省域经济副中心是有基础、有机遇、有支撑的。

  去年宜宾、泸州两市生产总值合计6533亿元、占全省11%。其中,宜宾GDP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今年全国GDP预期增速是5%,四川省是6%,宜宾增速预计高于全省1个百分点左右。从发展基础和态势来看,2027年宜宾泸州两市地区生产总值有希望实现1万亿元左右的目标。

  从产业支撑看,宜泸均是传统工业大市,产业基础完备,优势互补叠加,已基本形成以优质白酒、装备制造、先进材料、晶硅光伏、动力电池、数字经济等为主导的产业集群。截至2023年底,两市规上工业企业数量1778户、规上工业企业利润1075亿元,分别占全省总量11%、22%。

  未来,还将有新型储能、数字能源、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通用人工智能等一批新质生产力重点项目陆续落地,将有力推动两市经济持续增长,为完成目标任务提供有力支撑。

  NBD:《意见》明确提出,要合力打造“全国城市组团发展样板”。如何看待这一定位?宜宾和泸州组团发展有哪些特殊优势?

  廖文彬:组团建设川南省域经济副中心,是四川省委省政府顺应区域经济发展规律、优化全省经济版图的重大部署,宜宾、泸州作为建设主体,承担着为全国城市组团发展先行先试的重大责任。“组团发展”是一个新的区域发展课题,跟单个城市的发展路径不同。首先要考虑的是,我们“组团”有什么优势,具体需要怎么去做。

  宜宾、泸州两市人文相亲、地理相近,高速公路只需1小时车程。时速350公里的渝昆高铁重庆至宜宾段,将于今年通车,两市将进入“半小时通勤圈”,有利于促进同城化发展。两市也都是工业重镇,白酒产业利税总额在千亿元左右,五粮液、泸州老窖、郎酒在全国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上,也形成了较好的协同性、互补性,产业共兴具备一定基础。

  类似的共性还有很多。从合作平台上看,泸州有7个国家级开放平台,宜宾则有全省首个省级新区三江新区及多个国家级开放平台。目前,协同融合已经在推进,泸州在探索建设四川自贸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的同时,也在宜宾推进了协同改革先行区建设。另外,宜宾港、泸州港原来属于两个不同主体,现在通过港口整合,都属于四川省港投集团下属川南港务公司,实现合作平台的共融。

  科教资源方面,宜宾有12所高校、泸州7所,共计19所,在校大学生共有20余万人。从全省来看,我们处于第二梯队,是除成都之外川内最大高等教育聚集区。此外,我们高新技术企业也有基础,过去一年入库备案科技型中小企业2492家,认定备案高新技术企业593家,分别占除成都外全省总量的20%、15%。

  NBD:两市组团建设省域经济副中心,将有哪些具体的打法?您提到要推进宜宾、泸州联合申报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城市,背后有何种考量?

  廖文彬:我们的考虑,主要是联合打造国家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特别是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基于现有产业做好工业支撑。另外,就是要打造南向开放枢纽门户。

  过去我们可能是各干各的,但是现在项目都一起干、一起申请,包括推进渝昆高铁重庆至宜宾段、G353、G246等国省干线这些重要路段,宜宾五粮液机场、泸州云龙机场也一起申请设立航空口岸。接下来,我们还将与泸州联合申报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城市,进一步提升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能级。

  今年,全国还将新增一批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支持城市。我们认为,宜宾和泸州完全具备这个条件。

  两市都具备铁公水空立体综合交通体系,特别是长江黄金水道运量大、价格低且绿色低碳,一直是两市的特殊优势。宜宾港、泸州港通过融合发展,进一步将运输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也将发挥更大效应。

  两市组团作为国家级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城市,也能为整个长江流域作出一些示范和探索。长江从宜宾至上海共有25座临江地级市,宜宾、泸州相距最近,在长江上游,我们不以单个城市为依托,而是通过两市合作来争取,在航运规划、腹地拓展、班轮开行等方面都可以错位、融合发展,合作实现“1+12”的效果。

  当然,打造全国城市组团发展样板,老百姓最关心的还是教育、医疗、人才、社保等领域的合作。我们也将深化相关领域交流合作,探索推动两市同级医疗机构检验检查结果互认、高端人才和技能人才评价互认。

  NBD:今年,“发展新质生产力”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近年来在新兴产业发展上亮点频出的宜宾,将如何进一步培育新质生产力,实现川南省域经济副中心“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要求?

  廖文彬:新质生产力的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因此,宜宾将从“创新”“质优”这两个维度着手,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首先,我们将紧紧扭住科技创新这个核心要素,充分激发现有科教人才和创新平台效能,做特做实现有的49个省级及以上科研及人才培养平台,加快推动清华大学院士西部智联新型研发机构、中车时代电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创新研究院等项目落地,切实提升科技创新引领产业的质效,为产业发展赋能。

  其次,我们将牢牢把握质优这个关键要求,以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主攻方向,持续推动优质白酒、动力电池、晶硅光伏、数字经济四大千亿主导产业建圈强链、做大做强,以“智改数转”为重点推进能源化工、轻工纺织、机械制造、建筑材料四大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扎实推动新型储能、数字能源、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通用人工智能四大未来产业破局起步,着力构建主导产业、传统产业、未来产业“4+4+4”现代化工业体系,打造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

  以人工智能产业为例,宜宾围绕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在制造业各环节的融合应用”的决策部署,在研发端,依托十余所高校、一系列院士工作站和科研机构,推动人工智能研发成果就地就近转化;在制造端,依托155个智能终端产业项目,发展智能手机、平板、智能穿戴、投影仪等AI终端产品;在应用端,积极打造应用示范场景,比如智能网联汽车、中车“智轨”,以及低空经济、无人机;在基础端,我们建设了区域大数据中心,推动白酒、动力电池等垂直行业领域大模型构建,全方位加强了产业发展的保障。

  当然,新质生产力发展也需要人才。近年来,宜宾统筹推进产业领军人才集聚、高校毕业生留宜等人才引育行动,大力实施人才安居工程,持续浓厚“宜见倾心·爱才如宾”氛围,将科教优势充分转化为产业优势。以人工智能为例,宜宾大学城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生就有2万多人,我们和华为合作搞专业培训,让他们毕业后尽可能留在宜宾。

  NBD:刚才,您提到了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这是否将成为宜宾继动力电池和光伏产业之后,又一个“无中生有”的产业?

  廖文彬:这几年宜宾发展比较快,让大家感觉好像“无中生有”,事实上是和我们的产业基础、人才基础、开放条件、交通环境相承接的,是有规划、有推动、有落实的举措。

  几年前,市委市政府就确定了产业发展“双轮驱动”,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新兴产业。目前,宜宾工业正从“一黑一白”向“一蓝一绿”转变,动力电池与光伏产业都是“绿色新能源”,而“一蓝”就是“数字经济新蓝海”。人工智能相关的智能终端和数字经济,实际上就是“一蓝”的重要体现。

  发展新兴产业重在因地制宜。我们有一帮专业团队,市委市政府组建了很多专班,对每个产业进行研究,梳理赛道和龙头企业,然后有针对性地推动合作。

  通过梳理和研究我们发现,原来很多智能终端企业都在向智能网联或者物联网领域转型。宜宾手机制造能力很强,去年手机产量超7000万部,占全省手机产量52%。他们有非常好的加工能力,能为产业转型升级发挥积极作用。再比如无人机领域,宜宾一电航空也走在全国前列。

  对于数字经济板块,我们的目标是打造“全国同类城市领先的数字经济产业集群”。同样,我们也将因地制宜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赋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我们还要继续招大引强,引进龙头企业和链主企业。全国两会前,宜宾在北京开展“长江首城”相约“首都百企”投资推介会,这是我们走进长三角、珠三角之后,走进京津冀的一个重要活动。我们对接了一些行业领域的高端企业,一些人工智能企业表达了对投资宜宾支持宜宾的信心。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宜宾人工智能也会很快破局起步,实现高质量发展。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今年全国两会,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重庆代表团和四川代表团联合提交《关于全面提升长江上游航运能力的建议》。其中提到,建议国家林草局、生态环境部等部委明确涉及自然保护地的航道整治工程论证实施路径,推动出台长江保护法实施细则,支持长江宜宾至重庆段航道整治提升。 去年底,《关于支持宜宾泸州组团建设川南省域经济副中心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出炉,进一步明确两市发展定位,“推进长江干线宜宾至重庆段生态航道整治”正是重点工作之一。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宜宾市委副书记、市长廖文彬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专访时指出,宜宾和泸州都因港而兴,要进一步将运输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放大融合发展效应。 廖文彬表示,宜宾、泸州承担着组团建设省域经济副中心先行先试的重大责任。两市组团有诸多优势:地理相近、人文相亲,而且还有着类似的工业优势和交通条件。据廖文彬介绍,两市正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密切加强协作,合力打造国家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全国城市组团发展样板和全省南向开放枢纽门户。 全国人大代表,宜宾市委副书记、市长廖文彬 对宜宾而言,这座城市的工业底色正从“一黑一白”转向“一蓝一绿”,已成功打造出动力电池和光伏两大新兴产业,还将新型储能、数字能源、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通用人工智能等四大未来产业,视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下一个突破口。 2027年两市GDP力争破万亿“有希望” NBD:2023年12月,四川省委省政府印发《意见》,明确支持宜宾—泸州组团建设川南省域经济副中心。在您看来,这对于宜宾意味着什么? 廖文彬:2022年6月,四川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提出,“支持宜宾—泸州组团建设川南省域经济副中心”;同年11月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再次强调“支持宜宾—泸州共建世界优质白酒产业集群,组团建设川南省域经济副中心”。而在去年12月,省委省政府专门印发《关于支持宜宾泸州组团建设川南省域经济副中心的意见》,宜宾—泸州组团建设川南省域经济副中心的路径越来越清晰。 这是宜宾、泸州新的历史使命,也是两市发展的重大机遇。宜宾携手泸州加快推进省域副中心建设,共同签署了《推动宜宾—泸州组团建设川南省域经济副中心战略合作协议》,从空间融合联动、产业互补共兴、生态联保共治、民生普惠均衡、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加强合作,全力推动“江津经泸州至宜宾高速公路”“共建世界级优质白酒酿酒原粮基地”等项目建设,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效。 宜泸位于“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重大战略叠合部,一系列重大发展规划、重要政策举措在此叠加,正在形成放大效应。特别是《意见》明确提出“要将有关支持政策向省域经济副中心建设倾斜”“支持两市更多重大项目纳入国家和省级规划”等,为两市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这将有力带动两市积极开辟新赛道,壮大新动能、培育新优势。 NBD:如何看待 2027年两市“地区生产总值力争达到1万亿元左右”的目标? 廖文彬:这是《意见》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目标,体现出省委省政府对宜宾、泸州的重视和期待。从目前来讲,宜宾、泸州是川南经济区综合实力最强的城市,组团建设川南省域经济副中心是有基础、有机遇、有支撑的。 去年宜宾、泸州两市生产总值合计6533亿元、占全省11%。其中,宜宾GDP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今年全国GDP预期增速是5%,四川省是6%,宜宾增速预计高于全省1个百分点左右。从发展基础和态势来看,2027年宜宾泸州两市地区生产总值有希望实现1万亿元左右的目标。 从产业支撑看,宜泸均是传统工业大市,产业基础完备,优势互补叠加,已基本形成以优质白酒、装备制造、先进材料、晶硅光伏、动力电池、数字经济等为主导的产业集群。截至2023年底,两市规上工业企业数量1778户、规上工业企业利润1075亿元,分别占全省总量11%、22%。 未来,还将有新型储能BD官网、数字能源、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通用人工智能等一批新质生产力重点项目陆续落地,将有力推动两市经济持续增长,为完成目标任务提供有力支撑。 联合申报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城市 NBD:《意见》明确提出,要合力打造“全国城市组团发展样板”。如何看待这一定位?宜宾和泸州组团发展有哪些特殊优势? 廖文彬:组团建设川南省域经济副中心,是四川省委省政府顺应区域经济发展规律、优化全省经济版图的重大部署,宜宾、泸州作为建设主体,承担着为全国城市组团发展先行先试的重大责任。“组团发展”是一个新的区域发展课题,跟单个城市的发展路径不同。首先要考虑的是,我们“组团”有什么优势,具体需要怎么去做。 宜宾、泸州两市人文相亲、地理相近,高速公路只需1小时车程。时速350公里的渝昆高铁重庆至宜宾段,将于今年通车,两市将进入“半小时通勤圈”,有利于促进同城化发展。两市也都是工业重镇,白酒产业利税总额在千亿元左右,五粮液、泸州老窖、郎酒在全国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上,也形成了较好的协同性、互补性,产业共兴具备一定基础。 类似的共性还有很多。从合作平台上看,泸州有7个国家级开放平台,宜宾则有全省首个省级新区三江新区及多个国家级开放平台。目前,协同融合已经在推进,泸州在探索建设四川自贸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的同时,也在宜宾推进了协同改革先行区建设。另外,宜宾港、泸州港原来属于两个不同主体,现在通过港口整合,都属于四川省港投集团下属川南港务公司,实现合作平台的共融。 科教资源方面,宜宾有12所高校、泸州7所,共计19所,在校大学生共有20余万人。从全省来看,我们处于第二梯队,是除成都之外川内最大高等教育聚集区。此外,我们高新技术企业也有基础,过去一年入库备案科技型中小企业2492家,认定备案高新技术企业593家,分别占除成都外全省总量的20%、15%。 宜宾大学城 图片来源:宜宾发布 NBD:两市组团建设省域经济副中心,将有哪些具体的打法?您提到要推进宜宾、泸州联合申报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城市,背后有何种考量? 廖文彬:我们的考虑,主要是联合打造国家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特别是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基于现有产业做好工业支撑。另外,就是要打造南向开放枢纽门户。 过去我们可能是各干各的,但是现在项目都一起干、一起申请,包括推进渝昆高铁重庆至宜宾段、G353、G246等国省干线这些重要路段,宜宾五粮液机场、泸州云龙机场也一起申请设立航空口岸。接下来,我们还将与泸州联合申报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城市,进一步提升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能级。 今年,全国还将新增一批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支持城市。我们认为,宜宾和泸州完全具备这个条件。 两市都具备铁公水空立体综合交通体系,特别是长江黄金水道运量大、价格低且绿色低碳,一直是两市的特殊优势。宜宾港、泸州港通过融合发展,进一步将运输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也将发挥更大效应。 两市组团作为国家级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城市,也能为整个长江流域作出一些示范和探索。长江从宜宾至上海共有25座临江地级市,宜宾、泸州相距最近,在长江上游,我们不以单个城市为依托,而是通过两市合作来争取,在航运规划、腹地拓展、班轮开行等方面都可以错位、融合发展,合作实现“1+1

  2”的效果。 当然,打造全国城市组团发展样板,老百姓最关心的还是教育、医疗、人才、社保等领域的合作。我们也将深化相关领域交流合作,探索推动两市同级医疗机构检验检查结果互认、高端人才和技能人才评价互认。 图片来源:宜宾发布(庄歌尔 摄) 新质生产力赋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NBD:今年,“发展新质生产力”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近年来在新兴产业发展上亮点频出的宜宾,将如何进一步培育新质生产力,实现川南省域经济副中心“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要求? 廖文彬:新质生产力的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因此,宜宾将从“创新”“质优”这两个维度着手,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首先,我们将紧紧扭住科技创新这个核心要素,充分激发现有科教人才和创新平台效能,做特做实现有的49个省级及以上科研及人才培养平台,加快推动清华大学院士西部智联新型研发机构、中车时代电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创新研究院等项目落地,切实提升科技创新引领产业的质效,为产业发展赋能。 其次,我们将牢牢把握质优这个关键要求,以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主攻方向,持续推动优质白酒、动力电池、晶硅光伏、数字经济四大千亿主导产业建圈强链、做大做强,以“智改数转”为重点推进能源化工、轻工纺织、机械制造、建筑材料四大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扎实推动新型储能、数字能源、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通用人工智能四大未来产业破局起步,着力构建主导产业、传统产业、未来产业“4+4+4”现代化工业体系,打造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 以人工智能产业为例,宜宾围绕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在制造业各环节的融合应用”的决策部署BD官网,在研发端,依托十余所高校、一系列院士工作站和科研机构,推动人工智能研发成果就地就近转化;在制造端,依托155个智能终端产业项目,发展智能手机、平板、智能穿戴、投影仪等AI终端产品;在应用端,积极打造应用示范场景,比如智能网联汽车、中车“智轨”,以及低空经济、无人机;在基础端,我们建设了区域大数据中心,推动白酒、动力电池等垂直行业领域大模型构建,全方位加强了产业发展的保障。 四川时代“零碳工厂” 图片来源:宜宾发布(王宇 摄) 当然,新质生产力发展也需要人才。近年来,宜宾统筹推进产业领军人才集聚、高校毕业生留宜等人才引育行动,大力实施人才安居工程,持续浓厚“宜见倾心·爱才如宾”氛围,将科教优势充分转化为产业优势。以人工智能为例,宜宾大学城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生就有2万多人,我们和华为合作搞专业培训,让他们毕业后尽可能留在宜宾。 NBD:刚才,您提到了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这是否将成为宜宾继动力电池和光伏产业之后,又一个“无中生有”的产业? 廖文彬:这几年宜宾发展比较快,让大家感觉好像“无中生有”,事实上是和我们的产业基础、人才基础、开放条件、交通环境相承接的,是有规划、有推动、有落实的举措。 几年前,市委市政府就确定了产业发展“双轮驱动”,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新兴产业。目前,宜宾工业正从“一黑一白”向“一蓝一绿”转变,动力电池与光伏产业都是“绿色新能源”,而“一蓝”就是“数字经济新蓝海”。人工智能相关的智能终端和数字经济,实际上就是“一蓝”的重要体现。 发展新兴产业重在因地制宜。我们有一帮专业团队,市委市政府组建了很多专班,对每个产业进行研究,梳理赛道和龙头企业,然后有针对性地推动合作。 通过梳理和研究我们发现,原来很多智能终端企业都在向智能网联或者物联网领域转型。宜宾手机制造能力很强,去年手机产量超7000万部,占全省手机产量52%。他们有非常好的加工能力,能为产业转型升级发挥积极作用。再比如无人机领域,宜宾一电航空也走在全国前列。 对于数字经济板块,我们的目标是打造“全国同类城市领先的数字经济产业集群”。同样,我们也将因地制宜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赋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我们还要继续招大引强,引进龙头企业和链主企业。全国两会前,宜宾在北京开展“长江首城”相约“首都百企”投资推介会,这是我们走进长三角、珠三角之后,走进京津冀的一个重要活动。我们对接了一些行业领域的高端企业,一些人工智能企业表达了对投资宜宾支持宜宾的信心。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宜宾人工智能也会很快破局起步,实现高质量发展。 记者杨弃非 淡忠奎 编辑段炼 刘艳美 易启江 校对刘思琦 |每日经济新闻 nbdnews 原创文章|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镜像等使用

  四川省人大代表、泸州市委副书记何洪波:携手打造川南省域经济副中心,推动城市能级全方位跃升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工商联副主席王麒:新一轮科技革命加速重塑汽车产业,应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专访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科院农发所所长魏后凯:“合村并居”实际上是优化村庄布局,是未来的一个大方向

  财经早参 社保卡将逐步实现“全国一卡通”;我国首只2000亿元巨无霸ETF有望诞生;传手机业务退出中国,索尼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