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D官网2022年,公司坚持党的领导,聚焦券商主业,保持战略定力,狠抓业务经营,加强风险管控,强化内部管理,稳步推进“轻重并举、寓重于轻、以重促轻”的发展策略,轻资本业务夯实基础,重资本业务优化布局,持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BD半岛,保持稳健经营的发展态势。面对复杂的市场环境,公司统筹发展和安全,聚焦主责主业,主动优化业务结构,有效管控自营投资波动,创新类业务成为新增长点,大力发展客需业务,为客户提供有效的风险管理及资产配置工具,为专业投资者提供差异化、一站式的综合金融服务,并主动防范化解风险,提高发展质量。报告期内,公司市场影响力稳步提升,获取基金投顾等多项创新业务资格,荣获上交所2022年度“区域服务特色承销商”、中债登“2022年度地方债非银类承销杰出机构”等奖项。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7.80亿元、同比下降35.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89亿元,同比下降8.5%。公司主要业务板块包括财富管理业务集群、企业融资业务集群、机构客户业务集群、投资交易业务集群、资产管理业务集群及股权投资业务集群。公司财富管理业务集群主要包括零售业务、融资融券业务、股票质押业务、期货经纪业务及海外财富管理及经纪业务。市场环境2022年,面对复杂的内外部环境,A股市场震荡下行。全年上证综指下跌15%,深证成指下跌26%。投资者风险偏好下降,市场成交量收缩。受制于市场景气度下行,基金市场表现低迷,产品发行较为冷清。券商整体业绩承压,在市场波动性加强的环境下,更加考验券商的专业能力,财富管理转型在加速演进,具备资本和人才优势的头部券商逐渐突围。2022年,全市场融资融券余额有所下降。截至2022年末,沪深两市的融资融券余额为15,403.92亿元,较2021年末下降15.93%。其中,融资余额为14,445.11亿元,较2021年末下降15.63%,融券余额为958.81亿元,较2021年末下降20.19%。全市场股票质押业务规模持续下降。随着大宗商品价格的巨幅波动,2022年期货市场交易活跃度略有下滑。根据中期协公布数据,2022年全国期货市场累计成交量67.68亿手,累计成交额534.93万亿元,同比下降9.93%和7.96%。截至2022年末,恒生指数收报19,781点,较2021年末下跌15.46%。市场活跃度方面,根据港交所公布数据,2022年港股主板及创业板日均成交金额约1,249.07亿港元,同比下滑超25%。2022年,公司零售业务围绕“存量资产效率提升、机构经纪业务提速、资产配置增强”三大任务,持续夯实金融产品体系、资产配置体系和证券投顾体系,强化财富管理客户服务生态圈建设,持续做大客群规模,推进“千万客户”工程,提升客户服务体验,深化核心竞争力建设,加速财富管理转型。报告期内,公司总客户数、产品保有规模均实现有效增长。截至2022年12月末,公司客户总数达538.5万户,较2021年末增长11.86%。客户总资产1.30万亿元。根据中国证券基金业协会数据,截至2022年12月末,公司股票+混合公募基金保有规模为262亿元,同比增长29.06%;非货币市场公募基金保有规模为283亿元,同比增长30.41%。公司通过多样化分级分类服务,提高客户业务覆盖,充分挖掘存量资产衍生价值,快速迭代售后服务体系。机构经纪业务规模稳步攀升,专业交易系统支撑能力大幅增强。投顾业务快速起步,正式上线“金阳光管家”基金投顾服务,证券投顾业务签约规模成倍增长,资产配置体系进一步完善。公司持续加强投顾团队建设,纵深推进专业投顾服务,强化资产配置能力和客户陪伴,多种形式为客户提供有温度、高频率、易接触的顾问服务,满足客户全方位多样化的财富管理需求,形成了“金阳光投顾、金阳光基金管家、金阳光30”三大财富管理品牌。公司荣获第五届新财富最佳投资顾问评选“2022卓越组织奖第一名”。2022年,公司融资融券业务分类实施精准营销,灵活调节定价机制,客户开发大小并进,业务结构进一步优化;风控体系密织严守,通过担保品分类管理,强化逆周期调节,资产质量进一步提升。截至2022年12月末,公司融资融券余额341.47亿元,较2021年末下降24.18%。公司融资融券业务整体维持担保比例为245.41%。2022年,公司股票质押业务继续坚持审慎经营,严把新增项目质量,严控业务风险,存量风险化解成效显著。截至2022年末,公司股票质押余额为28.65亿元,其中公司自有资金股票质押余额为10.98亿元。公司股票质押自有资金出资项目的加权平均履约保障比例为279.66%。公司主要通过全资子公司光大期货开展期货经纪业务。2022年,光大期货通过积极转变经营理念、构建三类客户服务体系、深入开展服务实体经济等工作,实现平稳有序经营。坚持专业化发展道路,不断夯实客户基础,提升客户权益和交易规模。客户权益继续保持增长,2022年,光大期货客户保证金日均规模为300亿元,同比增长40.10%。受国内外环境及市场因素影响,光大期货交易额市场份额2.23%,同比下降0.38个百分点。截至2022年12月末,光大期货在中金所、上期所、大商所、郑商所、能源中心、广期所的市场份额分别为1.40%、1.66%、2.97%、3.67%、1.28%和0.54%。公司主要通过香港子公司开展海外财富管理及经纪业务。2022年,香港子公司财富管理及经纪业务稳步推进品牌更名及平台整合,不断深化客户分层管理,及时根据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调整业务策略,为客户提供多元化的产品平台与专业的财富管理服务,荣获财资杂志“香港最佳经纪商”,彭博商业周刊(中文版)金融机构大奖2022“年度证券公司卓越大奖”、“财富管理平台卓越大奖”和“粤港澳大湾区证券代理服务卓越大奖”,亚洲金融CountryAwards2022“香港最佳券商”等奖项。截至2022年末,公司海外证券经纪业务客户总数为14.2万户,同比增长0.56%。根据香港联交所公开数据,港股经纪业务市场份额为0.26%。2023年展望2023年,公司财富管理业务将进一步落实“客户、资产、收入”的发展逻辑,践行“增客-增资-增收”的业务目标,以客户为中心不断深化“财富+”协同展业平台建设,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创新能力,拓展服务边际,实现高质转型。融资融券业务将进一步丰富策略服务模式,加强金融科技运用,持续做好风险经营。光大期货将聚焦主责主业,践行新发展理念,围绕金融工作“三大任务”,开启公司新一轮高质量发展。海外财富管理业务将双管齐下,对外把握市场反弹的时间窗口抓住业务发展机遇,对内进一步推进自动化平台建设,加强内部业务生态圈建设。企业融资业务集群主要包括股权融资业务、债务融资业务、海外投行业务和融资租赁业务。市场环境2022年,随着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的贯彻落实,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特别是科技创新的作用明显提升,法治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发行人、中介机构合规诚信意识逐步增强,市场优胜劣汰机制更趋完善,市场结构和生态显著优化。根据数据,2022年A股市场股权募集资金总额16,882亿元,同比下降7.13%;IPO家数较2021年也有所下降。IPO募集资金金额5,868.86亿元,同比实现增长。2022年券商承销债券规模出现萎缩,证券公司承销债券金额总计10.72万亿元,同比下降29.61%。资源进一步向头部券商集中,市场违约和展期规模上升,风险防范压力增强;承销费率继续下降BD半岛,创收难度加剧。根据香港交易所公布数据,全年港交所新上市公司共90家,股份集资总额约2,518.89亿港元,同比上年度98家和7,732.73亿港元的数据分别下滑约8.16%和67.43%。2022年,公司股权融资业务践行央企责任担当,服务实体经济,聚焦服务战略新兴行业,深耕重点区域,做深行业专精,积极拓展“专精特新”企业,推进共建项目渠道,投行重点大中型项目取得突破,股权承销规模实现增长。公司全年完成8个IPO项目及8个再融资项目,包括科创板开板以来募集资金规模排名前十的纳芯微科创板IPO项目。公司在“2022中国证券公司金牛奖”评选中荣获“金牛投资银行团队”。2022年,公司累计完成股权承销业务规模199.12亿元,同比增长12.01%,其中IPO融资规模102.24亿元,同比下降12.2%。截至2022年末,公司IPO项目在审家数为17家。2022年,公司债务融资业务推动可持续发展和服务实体融资,积极响应国家绿色金融发展要求,加大绿色债券业务承销力度,开拓基础设施公募REITs等品种,打造多单市场标杆项目,以创新融资方式带动市场影响力提升,助力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达成。2022年,公司完成发行全国首单碳中和熊猫永续债、全国首单乡村振兴熊猫永续中票、全国首单城市生物质发电项目ABN,完成葛洲坝600068)类REITs项目,发行时创交易所单支规模最大基础设施类REITs项目。同时,持续推进产品创新,深耕资产证券化业务,荣获“2022年度不动产证券化前沿奖年度创新机构”。公司荣获上交所“2022年度区域服务特色承销商奖”,以及证券时报“2022中国证券业债券融资项目君鼎奖”、“2022中国证券业资管ABS团队君鼎奖”、“2022中国证券业公募REITs财务顾问君鼎奖”和“2022中国证券业公募REITs项目君鼎奖”。2022年公司债券承销项目数量1,312单,同比增长15.90%。债券承销金额3,512亿元,市场份额3.35%,行业排名第6位。其中,资产证券化业务承销金额429.46亿元,行业排名第9位;地方债承销金额1,622.79亿元,行业排名第5位。公司主要通过香港子公司开展海外投资银行业务。2022年,香港子公司完成12个港股IPO承销项目,其中2个项目为独家保荐人。据三方机构统计,香港子公司港股IPO项目数量排名全市场第14位,较上年度排名跃升13位。公司主要通过控股子公司光大幸福租赁开展融资租赁业务。2022年,光大幸福租赁坚持转型发展,并取得一定成效。2022年,共完成新增项目投放数量11个,融资租赁业务投放总计8亿元。2023年展望2023年,公司股权融资业务将提升项目储备数量和质量,加快平台化建设,把握“三新一高”导向,加大重点行业覆盖力度,积极拓展央企、国企产业类客户,发挥好分支机构触角及属地优势,强化区域深耕与协同落地,迎接全面注册制改革,不断提升定价销售能力。债务融资业务将继续加强服务实体资源配置,推动创新业务发展,开拓产品新领域;继续严守合规底线,把控业务风险。借力协同赋能,推动落实“投行+商行”“投行+投资”“投行+平台”等展业模式。公司将进一步加强境内外协同联动,支持内地企业走出去,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推进双向开放新局面。机构客户业务集群主要包括机构交易业务、主经纪商业务、资产托管及外包业务、投资研究业务、金融创新业务及海外机构交易业务。市场环境2022年受市场环境影响,机构交易量较上年有所下滑,各家券商越来越重视投资研究和机构服务,持续加大投入,扩大研究团队,机构交易业务竞争日益激烈。银行理财子公司家数增长且在产品净值化、交易执行、资产配置管理等方面投入不断加大,从而进一步拓宽券商主经纪商业务空间。截至2022年末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总规模较2021年末下滑约9%;公募基金总规模基本持平,债券型、货币市场型等固收类基金规模有所增长,偏股型、混合型等权益类基金规模下降明显。机构客户对券商服务专业化、个性化、多元化要求不断提高,场外衍生品业务逐渐成为机构业务的重要竞争领域。2022年,公司深耕投研服务,加强机构客户线上服务,深入挖掘线上资源,多渠道拓展和服务专业机构投资者,深挖重点客户价值,巩固在服务公募基金、保险资管领域的传统业务优势,不断提升增加客户覆盖,积极开拓非公募客户,努力打造光大服务品牌。同时加强内部业务协同,运用产品销售资源等综合服务手段,提升客户服务能力。2022年公司席位佣金净收入市场份额为2.39%。2022年,面向商业银行及理财子公司、私募、信托等金融机构,公司提供以交易系统、投研、资金募集、资本中介、FOF/MOM投资为基础,其他服务为延展的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打造主经纪商服务品牌。截至2022年末,公司累计已合作私募机构共1,691家,较2021年末增长37.59%;累计引入PB产品5,082只,较2021年末增长39.58%。存续PB产品2,798只,较2021年末增长44.00%。2022年,公司资产托管及外包业务不断推进专业能力和平台体系建设,拓宽服务客群,拓展服务边际,发挥托管业务的协同优势。2022年末,公募及私募基金托管规模607亿元、较年初增长25.9%,私募基金外包规模1,023亿元、较年初增长3.2%。2022年,公司投资研究业务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加速整合专业化研究,着力布局深度研究,紧扣稳增长、能源价格、绿色金融与ESG等政策重点和市场热点,组织策划系列专题研究。加快专业研究队伍建设,通过有特色、有深度的研究,更好地服务客户、服务市场。举办大型投资者线次,调研354次。截至2022年末,公司研究跟踪A股上市公司695家,海外上市公司171家,市场影响力不断提升。2022年,公司积极应对市场的变化,不断提升产品创新能力,持续推进系统化、数字化建设,充分发挥场外衍生品业务的协同效应。稳步推进收益互换、场外期权、收益凭证业务,进一步丰富交易结构、创新业务模式,满足客户个性化业务需求,延伸公司综合金融服务半径,打造公司场外衍生品业务的核心能力。报告期内,公司场内衍生品做市业务新增上海证券交易所中证500ETF期权主做市商,深圳证券交易所深证100ETF期权、中证500ETF期权、创业板ETF期权主做市商,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中证1000股指期权主做市商等业务资格,完成了交易所期权做市商义务,做市业务有序开展。2022年,公司金融创新业务实现收入4.63亿元、同比增长608%。公司主要通过香港子公司开展海外机构交易业务。2022年,海外机构交易业务不断加强投研服务推广,初步形成了与财富管理业务相互赋能的协同效应,通过优质基金产品上架财富管理平台,与基金公司形成多元化的互动,进一步加深合作,建立业务生态圈。2023年展望2023年,机构交易业务将继续加强研究活动策划,优化交易服务体验,深挖重点客户价值,扩大客户覆盖;持续推动公司内部业务协同联动,提升机构客户服务水平,推进建设机构客户综合服务平台。主经纪商业务将持续挖掘商业银行及理财子公司、私募基金、信托公司,及上市企业等客户需求,整合交易、研究、募资、资本中介及其他综合服务资源,并与传统机构交易业务相互促进,形成泛金融客户服务闭环。资产托管业务将继续围绕券商主营,重点拓展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积极布局公募基金,挖掘标品信托、银行理财等业务机会,推进以协同发展为核心的资源整合模式,深化科技赋能提升运营人均效能。投资研究业务将聚焦核心,持续打造特色研究领域,提高机构客户覆盖,提升研究能力和市场影响力。金融创新业务将持续提升对客户的综合服务能力,加大系统建设力度,提高对冲交易能力,发挥公司多业务线协同能力,促进业务稳步提升。海外机构交易业务将打通协同路径,加强跨境业务合作。市场环境2022年以来,受内外部多重因素影响,国内权益市场整体承压,上证指数全年下跌15.1%,沪深300指数下跌21.6%。债券市场方面,国内经济面临三重压力,市场流动性整体宽松。前三季度市场预期国内政策稳增长基调不变,助长债市做多情绪,收益率曲线以下行为主,四季度在地产支持政策发力以及资金面偏紧等多重利空影响下,债市经历大幅调整。2022年,公司权益自营投资业务秉承价值投资理念,在方向性投资的基础上,推动业务模式优化,并持续优化投研方法论,构建多策略投资组合,有效控制风险敞口,减少市场波动对公司经营绩效的冲击,投资业绩同比改善。2022年,公司固定收益自营投资业务持续加强投研基础,密切跟踪市场,并及时调整策略,丰富长期配置策略,积极调整投资结构,有序增配存单、中票等高等级优质信用品种,保持高等级品种的较高持仓占比,规模持续增加。积极参与ESG主题投资,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服务国家战略。2023年展望2023年,公司权益自营投资业务将坚持“研究驱动”,积极顺应市场形势,持续优化业务模式及策略,努力贡献稳健的投资收益。公司固定收益自营投资业务将持续夯实投研基础,适时提升投资规模,科学做好投资布局,丰富投资策略。市场环境2022年,资本市场不断深化改革与开放,各类金融产品与工具不断丰富,居民财富管理需求显著增长并呈现多元化特征,各家机构根据自身资源禀赋,不断推出各类特色资产管理产品。证监会发布修订后《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监督管理办法》及其配套规则,适度放宽同一主体持有公募牌照数量限制,公募业务成为了券商资管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这也给券商资管机构带来了重大机遇与转型挑战。公司主要通过全资子公司光证资管开展资产管理业务。2022年,面对行业竞争格局和市场环境的变化,光证资管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聚焦提升主动管理能力和客户综合服务水平,大力拓展机构及零售业务,结合市场需求重点打造了一批“固收+”策略的产品。有序推进大集合公募化改造,旗下全部大集合产品已参照公募基金进行运作。聚焦客户需求,强化投研能力建设和产品管理工作,不断夯实主动管理能力。截至2022年末,光证资管受托管理总规模3,654.17亿元,较年初减少2.47%;其中主动管理规模占比95.9%。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数据,光证资管2022年第四季度私募资产管理月均规模排名第4位。2022年,光证资管旗下产品荣获“三年期股票多头型持续优胜金牛资管计划”、“五年期短期纯债型持续优胜金牛资管计划”、“五年期中长期纯债型持续优胜金牛资管计划”、“五年期混合债券型(二级)持续优胜金牛资管计划”、“五年期FOF型持续优胜金牛资管计划”等9座金牛奖项。公司主要通过控股子公司光大保德信开展基金管理业务。2022年,光大保德信深耕投研能力建设,贴近市场和客户需求,持续丰富产品矩阵,不断加强产品和业务创新,整体投资业绩表现良好。加强渠道合作,助力各类型产品发行,全年发行并成立了8款各具特色的公募新产品,募集规模近70亿元。截至2022年末,光大保德信管理公募基金74只、专户产品23只,旗下资管子公司产品30只,资产管理总规模为1,063亿元。其中,公募资产管理规模为819亿元,专户产品管理规模60亿元,资管子公司产品管理规模184亿元。2022年,光大保德信荣获《投资时报》颁发的“2022卓越成长性基金公司”。公司主要通过香港子公司开展海外资产管理业务。2022年,在全球股市、债市走势剧烈波动的情况下,香港子公司通过不断提高投研能力和强化对市场风险的把控,管理的公募基金产品投资业绩优于同期市场指数,光大焦点收益基金维持晨星最高的“五星基金”评级。2023年展望2023年,光证资管将继续大力开拓市场,挖掘客户需求,加强产品布局规划,优化产品谱系;加强投研能力建设,丰富优化投资策略,提升产品风险收益比,不断提高客户的获得感;积极申请公募资格,做好内控管理等各方面的公募化转型准备工作。光大保德信将强化产品储备,加快各类产品创设与发行速度,深耕零售和机构渠道,加强投研队伍建设和金融科技应用,稳步提高投资业绩,打造具有市场号召力的基金名品。海外资产管理业务将持续提升自主投研能力,完善产品布局,夯实产品投资业绩。市场环境2022年,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市场在外部承压、内部求变中延续了优化发展态势,募资总量维持稳定,支持科技创新作用日益凸显。在国有资本股权投资参与度加深、新基建加速布局的背景下,大型政策性基金、基础设施投资基金集中设立,推动市场募资规模维持高位。公司主要通过全资子公司光大资本及光大发展开展私募基金投融资业务。2022年,光大资本根据监管要求,针对直投项目和存量基金持续进行整改规范,加强存量投资项目投后管理,稳妥推进风险处置化解。光大发展持续完善内部管理体系,提升管理有效性和精细化水平,保障存量产品平稳运行,稳步推进项目退出。公司主要通过全资子公司光大富尊开展另类投资业务。光大富尊积极跟踪市场形势,有序推进科创板和创业板跟投、股权直投等业务,实现业务稳健发展。加强专业化投后管理团队的建设,做好现有项目的投后管理工作,保障项目安全有序退出。积极参与公司科创板战略配售,截至2022年末,完成科创板跟投家数10家。2023年展望2023年,光大资本将持续加强风控合规管理,坚持审慎稳健经营,加大存量直投和基金业务的投后管理工作,确保业务经营合法合规。光大发展将进一步推动业务模式转型,积极探索业务创新。光大富尊将稳妥推进科创板、创业板项目战略配售投资,并积极拓展股权投资等业务,重点关注领域内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优质企业,持续利用券商平台优势为被投资企业提供增值服务。2022年,国际形势复杂严峻,俄乌冲突、美联储加息深刻影响全球经济发展;国内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我国经济恢复也因此遭遇了历史罕见的阶段性波折。得益于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和科学部署,我国经济发展继续呈现引领全球的强大韧性、潜力和活力。党的二十大强调,健全资本市场功能,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证监会全面践行“建制度、不干预、零容忍”理念,引导中介机构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我国资本市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持续推进,期货和衍生品法正式实施,个人养老金办法及投资公募细则、公募持牌新规等依次落地,全面注册制蓄势待发,科创板做市开始试点,北交所两融和混合做市规则相继推出,多层次市场体系继续优化完善,对外双向开放的大门进一步拓宽。投资者机构化趋势不改,财富管理转型继续提速,监管进一步趋严,中介机构责任显著加大。据中国证券业协会统计,2022年,全行业140家证券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949.73亿元,实现净利润1,423.01亿元。截至2022年末,证券行业总资产为11.06万亿元,净资产为2.79万亿元。全年,证券公司代理客户证券交易额733.25万亿元,代理销售金融产品保有规模2.75万亿元,受托管理客户资产规模9.76万亿,服务实体经济实现直接融资5.92万亿元,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积极贡献力量。证券公司通过公司债、资产支持证券、REITs等实现融资4.54万亿元,引导金融资源流向实体经济、绿色发展、民营经济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财富管理业务集群:向零售客户提供经纪和投资顾问服务赚取手续费及佣金,代客户持有现金赚取利息收入,及代销公司及其他金融机构开发的金融产品赚取手续费;从融资融券业务、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约定式购回交易和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行权融资业务赚取利息收入。企业融资业务集群:为企业客户、政府客户提供股权融资、债务融资、并购融资、新三板与结构融资、资产证券化、财务顾问等一站式直接融资服务赚取手续费及佣金,并从光大幸福租赁的融资租赁业务中赚取收入。机构客户业务集群:为各类机构客户提供投资研究、主经纪商和托管、定制化金融产品和一揽子解决方案、债券分销等综合化服务,赚取手续费及佣金。投资交易业务集群:在价值投资、稳健经营的前提下,从事股票BD半岛、债券、衍生品等多品种投资和交易,赚取投资收入。资产管理业务集群:为机构和个人客户提供各类券商资产管理服务、基金资产管理服务,赚取管理及顾问费。公司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切实将党建工作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群众工作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注入红色动力。公司坚持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全面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一体推进党建、纪检、巡察、合规风控等工作,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实到方方面面,推动形成风清气正的发展氛围。公司控股股东光大集团由财政部和汇金公司发起设立,拥有金融全牌照和特色民生实业,具有综合金融、产融合作、陆港两地特色优势,位列世界500强。作为集团唯一具有证券牌照的核心子公司,公司始终坚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致力于服务人民不断增长的财富管理升级需求和实体经济直接融资需求,未来将更加主动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体现央企责任担当,着力把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转化为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公司牢牢把握服务实体经济工作主线,全年累计为企业提供直接融资服务2,097亿元,其中实体经济企业占比30.3%。股权融资业务强化对国家重点战略领域的布局,精准服务“专精特新”企业。近年来,债券融资业务实力稳居行业前十,持续创新提升市场影响力,报告期内完成发行全国首单碳中和熊猫永续债、全国首单乡村振兴熊猫永续中票、葛洲坝类REITs项目等,积极服务支持“双碳”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助力基础设施建设和区域发展。公司牵头光大集团“机构客户服务工作委员会”建设,深度参与“财富管理工作委员会”“服务民生工作委员会”,能够充分调动集团内各项资源,支持公司业务发展。公司将继续围绕“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全力打造业务协同生态圈,为境内外客户提供一揽子标准化、差异化综合解决方案。充分的境内外联动及特色鲜明的协同生态为公司深化客户引流、加强交叉销售、提供高增值服务等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公司持续打造核心价值观,弘扬担当正气。公司提倡“做人要诚、做事要专、以上率下、关心基层”的工作作风,鼓励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弘扬专业精神,积极践行“合规、诚信、专业、稳健”的文化理念,经过中央巡视深层次“全面体检”,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健康发展的基础更加牢固。站在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的新起点,公司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以证券行业文化理念为航标,汇聚并肩作战的磅礴力量,群策群力,同题共答,助力推动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作为光大集团核心成员之一,公司共享国家级大金控平台的财富管理资源和品牌价值。近年来,公司持续夯实数字基建,不断深化业务和技术的融合,提升科技创新应用能力,打造“1+N总部赋能”和“1+X区域业务引领”体系,稳步提升服务水平。公司旗下光证资管、光大保德信、光大期货开拓创新,产品创设能力不断提升,资产管理产品矩阵丰富。同时,公司积极探索和打造多元化金融服务能力,不断加强财富管理业务专业性,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多样化、差异化金融需求。2023年,实现高质量发展仍将是证券行业的发展主线,行业将持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全面注册制的推进将带来市场格局和业务模式的深刻变革,市场资源充分博弈后的定价机制、导向、效率进入加速规范阶段,有助于投行业务实现发行数量和质量的双重提升。在房住不炒、打破刚兑、利率走低的时代背景下,资金端规模不断扩容、资产端结构持续优化,叠加个人养老金等利好制度的持续推进,互联互通标的范围进一步拓宽,券商财富管理转型将加速演进。公司以“建设中国一流投资银行”为战略目标,坚持“聚焦主业发展,坚持稳进发展,推进均衡发展,强化协同发展,实现安全发展”的发展思路,坚定“轻重并举、寓重于轻、以重促轻”的发展策略。切实落实金融央企责任,发挥券商中介职能,全力服务实体经济和国家重大战略,持续推进财富机构、投资银行、资产管理等核心业务高质量发展,实现投资交易业务稳健发展,打造光大特色优势,提升公司的品牌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2023年,公司将进一步锚定“建设中国一流投资银行”的战略目标,落实“轻重并举、寓重于轻、以重促轻”的发展策略,把二十大精神充分融入到各项工作之中,扛牢压实巡视整改主体责任,巩固成果、加强运用,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光大所能”服务“国家所需”,落实好金融工作“三项任务”,在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与落实国家重大战略中担当作为。(四)可能面对的风险(包括落实全面风险管理以及合规风控、信息技术投入情况)公司推行稳健经营的风险管理文化,始终致力于构建与公司战略发展目标相适配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完善风险管理制度,建设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提高风险管理专业水平,有效管理公司经营过程面临的各类风险,促进公司各项业务健康持续发展。公司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包括四个层级:董事会及其风险管理委员会、监事会;管理层及下属各专业委员会;各风险管理职能部门;各部门、分支机构及子公司。公司董事会承担全面风险管理的最终责任,负责推进风险文化建设;审议批准公司全面风险管理的基本制度;审议批准公司的风险偏好、风险容忍度以及重大风险限额;审议公司定期风险评估报告;建立与首席风险官的直接沟通机制等。董事会授权其下设的风险管理委员会履行其全面风险管理的部分职责。公司监事会承担全面风险管理的监督责任,负责监督检查董事会及经营管理层在风险管理方面的履职尽责情况并督促整改。公司管理层对全面风险管理承担主要责任,负责制定风险管理制度,并适时调整;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的经营管理架构,明确全面风险管理职能部门、业务部门以及其他部门在风险管理中的职责分工,建立部门之间有效制衡、相互协调的运行机制;制定风险偏好、风险容忍度及重大风险限额等的具体执行方案,确保其有效落实,对其进行监督,及时分析原因,并根据董事会的授权进行处理;定期评估公司整体风险和各类重要风险管理状况,解决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向董事会报告;建立涵盖风险管理有效性的全员绩效考核体系;建立完备的信息技术系统和数据质量控制机制等。公司管理层下设若干专业委员会,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部分风险管理职能。公司具有风险管理职能的部门包括:风险管理与内控部、法律合规部、内部审计部、信息技术总部、金融科技开发部、财务管理部、资金管理部、运营管理总部、董事会办公室(监事会办公室)、投资银行质量控制总部、投资银行内核办公室等。各职能部门按照公司授权对公司不同风险进行识别、监测、评估和报告,协助、指导和检查各部门、分支机构及子公司的对口风险管理工作。公司各业务部门、分支机构及子公司负责人承担各自业务领域风险管理的直接责任。公司各业务部门、分支机构及子公司负责严格按照公司授权管理体系在被授予的权限范围内开展业务,严禁越权从事经营活动,并通过制度、流程、系统等方式,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公司面临的市场风险是指持有的金融工具由于市场价格变化或波动而使公司可能发生损失的风险,主要包括权益价格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商品价格风险等。针对市场风险,公司遵循主动管理和量化导向的原则,根据公司风险偏好设定公司市场风险容忍度、业务风险限额等多层级的风险限额体系,在展业过程中通过组合投资、逐日盯市、对冲缓释等手段进行风险控制。公司股东大会确定自营业务年度规模;公司董事会确定市场风险损失容忍度;公司管理层及其下设委员会确定市场风险容忍度及限额的管理机制,将市场风险损失容忍度进行分解,并审批具体业务限额。其中,业务风险限额体系和各类风险指标包括风险价值(VaR)、净敞口、希腊字母、集中度、基点价值等。压力测试是公司市场风险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司建立健全了压力测试机制,及时根据业务发展情况和市场变化情况,对相应的投资组合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测试,评估本公司在压力情景下的可能损失,提出风险建议,为业务部门和管理层经营决策提供依据。对于场外衍生品业务,风险管理坚持以市场中性策略为核心,公司建立了准入标的池、保证金管理、交易对手事前准入、事中盯市及事后追保风险处置等风险管理措施,同时设立了希腊字母敞口、标的集中度、压力测试损失等风险限额来进行市场风险管理。随着公司海外扩张及业务拓展,公司可能面临汇率波动风险。从资金来源和运用的角度,公司潜在的汇率风险主要体现在通过境内人民币融资投资到外币资产,以及外币融资投入人民币资产。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并未开展上述类型业务,所有境外子公司的外币融资均专项使用于当地市场投资,以实现汇率风险的天然对冲。未来,公司将视实际情况通过一系列措施对冲、缓释汇率风险,以支持公司境外业务的发展。信用风险是指因债务人或交易对手无法履约的风险,主要来源于代理客户买卖证券及期货交易、债券投资发行人或场外衍生品交易对手违约风险以及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约定购回式证券交易、融资融券等融资类业务客户未按照协议约定足额偿还负债风险。针对代理客户买卖证券及期货业务,根据监管要求均以保证金结算方式进行,信用风险敞口较小;针对债券投资业务,公司建立投资集中度限额、债项投资评级下限、密切跟踪债券发行人经营情况和资信水平等措施,控制信用风险敞口;针对融资类业务,公司通过对客户进行风险教育、征信、授信、逐日盯市、客户风险提示、强制平仓、司法追索,建立严格的担保物范围及折算率、保证金比例、履约担保比例的标准等多种手段,对其信用风险进行管理和控制;针对场外衍生品业务,公司对交易对手进行尽职调查、资信评级及规模控制,通过每日盯市、追保、处置担保品等手段来控制交易对手的信用风险敞口。公司面临的操作风险是指由内部流程不完善、人员、信息技术系统及外部事件造成损失的风险。公司严格控制操作风险,制定了操作风险管理办法,明确了操作风险治理结构,强化了操作风险管理各道防线的职责。公司持续推动操作风险管理体系健全完善,将操作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相结合,强化内控检查、授权管理等配套机制,提升操作风险管理前瞻性和有效性;推进操作风险三大管理工具的建设和运用,通过规范操作风险损失数据报送、提升操作风险关键指标覆盖率、优化操作风险自评估方法论等举措,进一步提升了操作风险管理能力;持续优化操作风险管理系统,稳步推动操作风险管理的线上化、规范化。公司充分重视新业务、新设部门操作风险的识别与控制,规范业务操作规程,确保公司总体操作风险可控、可承受。流动性风险,是指公司无法以合理成本及时获得充足资金,以偿付到期债务、履行其他支付义务和满足正常业务开展的资金需求的风险。公司授权资金管理部负责合并范围内的整体流动性风险管理工作,并统筹公司融资管理,协调安排公司各单位资金需求,进行日常流动性管理工作;公司风险管理与内控部负责监督公司整体流动性风险限额的执行情况。公司以谨慎防范流动性风险为目标,制定并发布了《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明确了流动性风险管理相关的目标、策略、治理结构、应对手段和报告体系,并积极开展流动性风险并表管理工作,确保合并范围内总体流动性风险可控。在资产负债管理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下,公司始终秉承稳健的风险管理理念,通过采用前瞻管理、动态调整的方式,根据总体风险管理政策制定了覆盖母、子公司的流动性风险容忍度和配套拆解管理机制,并逐步完善对子公司的差异化流动性风险管理框架。此外,公司还根据不同业务的流动性特性,构建差异化的资金管理模式,并配套对应的流动性风险限额管理与监控预警体系。公司持续合理计量流动性风险管理成本,并探索将流动性因素完善地纳入公司资金定价体系之中。风险应对方面,公司制定了流动性风险应急预案,对流动性风险的等级、触发标准、应对手段等进行了详细界定和明确,通过储备充足优质资产、审慎动态管理负债期限结构等方式坚守不发生流动性风险的底线,并定期通过应急演练检验风险应对机制的有效性。此外公司还积极拓展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与外部合作机构维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储备充足的外部融资授信,保障公司资金来源持续稳健。信息技术风险是指由于人为原因、软硬件缺陷或故障、自然灾害等对网络和信息系统或者数据造成影响,发生网络和信息系统服务能力异常或者数据损毁、泄露,从而造成损失的风险。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广泛应用,科技创新使风险的隐蔽性、突发性、传导性也越来越强,信息技术风险愈发错综复杂。报告期内,公司聚焦数字化、平台化、智能化的科技战略愿景,持续深化信息技术改革,加强信息系统安全建设和质量管控,完善信息系统运行保障机制,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信息技术运维管理水平,不断优化和完善网络安全事件应急预案,通过定期的应急演练进一步提升信息技术风险监测和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公司信息系统长期稳定运行,报告期内未发生信息技术风险事件。声誉风险,是指由公司经营、管理及其他行为或外部事件,以及工作人员违反廉洁规定、职业道德、业务规范、行规行约等相关行为,导致公司股东、员工、投资者、发行人、第三方合作机构、监管机构、自律组织、社会公众、媒体等对公司的公开负面评价,从而损害公司品牌价值,不利于公司正常经营,甚至影响到市场稳定和社会稳定的风险。为有效控制声誉风险,公司持续开展适当而有效的声誉风险管理,建立了规范的管理制度、科学的组织架构以及完善的管控体系,陆续制定并修订了《声誉风险和舆情工作管理办法》《声誉风险和舆情工作实施细则》《信息发布管理办法》《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相关制度。公司设有声誉风险和舆情工作领导小组,在声誉风险管理中实现了公司与部门、子公司、分公司层面的协同统一,并通过制度宣导、培训、应急演练等,提高员工声誉风险意识和声誉风险管理能力。此外,公司设置了专职岗位负责舆情监测、应对和对外媒体关系管理等工作,同时聘请了第三方咨询顾问公司和法律事务所,协助公司做好声誉风险管理。合规风险,是指因公司或其工作人员的经营管理或执业行为违反法律法规和准则而使公司被依法追究法律责任、采取监管措施、给予纪律处分、出现财产损失或商业信誉损失的风险。为有效控制合规风险,公司主要通过制度建设、合规管控、合规文化建设、母子公司管控、法律事务管理、执业行为与廉洁从业管理、内部问责等机制,防范合规风险,包括:建立合规管理制度体系,通过制度明确合规管理各项要求等;强化合规管理的全流程管控,通过事前合规审查、事中合规监测、事后合规检查等流程,防范重大合规风险发生;重视合规文化建设,以“光证普法”和案例警示教育以及合规培训与考试为抓手,加强员工内控合规意识;强化母子公司合规管控,提升垂直管控水平,通过对重大项目进行法律合规审查、定期专项检查等方式,督促子公司完善内生性合规管理体系;推动法律事务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抓好合同审核、诉讼支持、监管沟通等机制开展法律事务风险管理;持续提升执业行为管控和廉洁从业管理,通过信息科技手段应用,推动合规数据的结构化与标准化管理,提升监测的科技水平和管理效率;持续完善问责工作机制,优化问责工作组织体系、工作程序,以零容忍的态度严肃责任追究,不断提高问责工作的规范性、精准性、实效性。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完善合规管理组织架构、优化合规管控机制。合规管理制度方面,公司依照新规要求,新制定制度4项,修订9项,形成了以1部基本制度、1个实施办法、49项具体规范组成的制度体系,夯实各项合规职能履行。合规管理组织架构方面,董事会决定公司合规管理目标,监事会监督履职,公司高管落实合规管理目标,合规总监向董事会负责,法律合规部切实履行各项合规管理职能。投行业务合规管理方面,结合监管部门密集发布的投行新规,督促投行系统各部门做好新规内化和宣导工作。投研业务方面,细化业务条线合规人员的履职工作,加强合规管理以及合规的宣导工作。零售业务方面,及时提示分支机构相关合规风险点与管控措施,指导分公司根据监管关注点开展辖区分支机构合规管理工作。子公司管理方面,积极推动两规范整改事项。廉洁从业管理方面,在公司内部开展各类廉洁培训,结合案例警示教育,向一线业务人员有效宣导廉洁从业要求,坚持“警钟长鸣”,督导公司全员自主提升廉洁自律意识,自觉远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此外,还根据监管部门有关落实投资者权益保护的相关要求,建立公司投资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并建立管理机制,进一步强化公司投资者权益保护工作的各项职能。公司高度重视风险管理工作,始终致力于构建与公司战略发展目标相适配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强全面风险并表管理及集团化管控,优化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完善风险管理制度机制,强化风险专业管理与前瞻性管控,加大风险管理文化与理念宣导,充实风险管理团队,提升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化水平,促进公司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2022年度,公司风险管理投入总额1.07亿元,包括风险管理系统及技术投入、风控相关的团队支出、培训和运营费用等。公司持续加强合规管理系统投入:一是推进合规系统建设,丰富、健全合规监测和合规人员管理功能,切实提高了日常合规管理工作的效率;二是建立客户交易行为事前风控系统,为客户异常交易行为管理提供有效管控手段,降低客户异常交易风险;三是持续建立和完善投行利益冲突审查系统、信息隔离墙系统、反洗钱系统以及敏感人物监控系统等;四是优化法律法规数据库,方便公司员工随时查询法规依据和处罚案例,提高员工风险意识和业务展业质量。报告期内,合规管理系统投入165万元。公司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对于公司总体运营及业务持续开展的支撑作用,秉承“科技赋能”战略举措,坚持“稳定支撑、融合发展”理念,持续加大信息技术投入,加速推进公司数字化转型,助力公司机构业务快速发展。2022年公司信息技术投入总额约为4.7亿元,主要用于信息技术基础资源设施建设、信息技术日常运维费用、新建信息系统研发和建设费用、常驻外包费用等。
投资者关系关于同花顺软件下载法律声明运营许可联系我们友情链接招聘英才用户体验计划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90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