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D官方网站山地与运动珠联璧合 体育与旅游相得益彰——贵州创建全国体育旅游示范区取得阶段性成果
在刚刚过去的9月,2021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在贵州铜仁成功举办。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已成为国际山地旅游和户外运动交流合作的著名平台。本届大会,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体育赛事活动,进一步展示了贵州体旅融合和全民健身发展成果。9月27日上午,随着大会徒步活动的发令枪响,1400余名山地运动爱好者走上位于铜仁市锦江河畔的智慧马拉松赛道。这条全程43公里的专业马拉松赛道,将铜仁市碧江区与江口县域的山川、田园、河流、村庄串联,让人流连忘返。行走于智慧步道,一边在科技的加持下感受运动健身的快乐,一边置身山野尽享优美的自然生态。除徒步活动外,大会举办了铜仁市红董露营体验活动、太极拳(剑)展示活动等体育活动以及相关特色配套活动。10月至11月,还将举办环梵净山公路自行车赛、梵净山马拉松赛等赛事活动。体育赛事活动俨然成为大会期间一道靓丽的风景。贵州大力推动山地户外运动和体育旅游深度融合,绵绵发力、久久为功,持续助推贵州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立足山地资源打造丰富的户外运动9月26日举行的2021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和第十六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开幕式上,贵州省委副书记、省长李炳军将贵州描述成“一座享受运动的体育公园”,全年330天以上可进行户外运动,贵州平均海拔1100米左右,溶洞、湖泊、瀑布、峡谷、天坑数不胜数,非常适合开展攀岩、骑行、漂流、低空飞行、高桥蹦极等各类户外运动。国际山地旅游联盟永久落户贵州,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成功举办五届,已经成为国际山地旅游和户外运动交流合作的知名品牌、著名平台。山川秀丽、气候宜人、民族文化多姿多彩,有着“公园省”美誉的贵州,被誉为“户外运动的天堂、体育旅游的胜地”。作为全国唯一一个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贵州境内占地92.5%的山地与丘陵,与优良的生态环境、常年适宜的气温,共同构成了发展山地特色体育旅游的良好条件。
开阳猴耳天坑超级大秋千依托天然的山地丘陵,贵州推出了以户外运动为主导的山地骑行、峡谷穿越、洞穴探险、低空运动等体育旅游项目,同时作为少数民族集聚地,衍生出一批体育旅游民俗项目。黔西南州兴义市拥有中国面积较大的典型的喀斯特峰林——万峰林,安龙国家山地户外运动示范公园、万峰林山地户外营地在此落户;遵义赤水河谷,依托赤水河、丹霞地貌及红色文化,打造了以河谷骑行BD半岛、红色拓展为特色的体育旅游产品;黔东南州依托雷公山等原生态山水资源和苗侗少数民族文化,打造了登山徒步、自行车、马拉松、越野等形成多彩山地运动环,更有射弩、斗牛、打花棍、摔跤、龙舟、独竹漂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构成环雷公山民族体育旅游区;“中国凉都”六盘水成为休闲避暑和冰雪运动旅游目的地……省内其他地区,还有依托桥梁资源、溶洞资源、河流资源等打造的高桥极限运动、洞穴探险度假区、漂流旅游区等。还有各种形式的马拉松、自行车、汽车、龙舟、滑翔伞、低空跳伞、攀岩等国际国内户外运动赛事贯穿全年BD半岛,其中晴隆“二十四道拐”中国汽车拉力赛、六盘水夏季国际马拉松赛、贵阳国际马拉松赛等已经享誉中外。每场比赛,总会为贵州引来成千上万游客。
铜仁马拉松智慧赛道 选手使用智能系统近日,一条以串联铜仁市碧江区和江口县城慢行道为基础的马拉松智慧赛道投入使用。这是由中国田协指导规划的首条可全封闭运行的智慧赛道,具备承办中国田协A2级马拉松赛事的条件。赛道全长43.742公里,沿途每公里设置人脸识别打卡站点,每5公里埋设芯片计时传感器,并配备了智能服务驿站、智能喷淋、竞速灯、心率采集柱、智能救援设备、雾森系统等马拉松赛事智能化配套设备。在位于赛道红董驿站的赛道大数据中心的显示屏上,滚动显示着当前智慧赛道的运行情况。举办赛事时大屏能够显示各赛段选手分布情况、选手计时成绩,实时直播画面等。通过全程视频管控、大数据展示、赛事救援等智慧化服务,智慧跑道将实现马拉松赛事的数据化、可视化。平时赛道大屏则会调整到群众体育模式,呈现包括健康大数据、健身步道轨迹、健身人流统计、自助挑战排名、用户健身数据画像等在内的数据,并经过后台服务器的梳理和分析,为全民健身运动等提供有针对性的数据展现,为各项体育服务决策提供依据。利用智慧赛道,跑者将通过一枚小巧的智能芯片和沿途铺设的智能芯片读取设备,可实现精准到千分之一秒精度的计时成绩。同时,通过人脸识别和人形识别技术,实现自我挑战防作弊和拍摄纪念视频的功能。“试想一下,未来马拉松赛事将能够实现在无聚集、无人值守的情况下举办,参赛者能够全天候自助挑战,通过智慧打卡设备对数据的真实有效性和成绩进行认证,并进行日度、月度、年度排名。”贵州省体育局大数据办公室高级工程师黄易博士介绍道。举全省之力创建全国体育旅游示范区随着“健康中国”国家战略的持续推进,体育与旅游的融合发展已成为新趋势。从“打造山地民族特色体育强省”到“创建全国体育旅游示范区”,做好体旅融合、发展体育产业已成为全省上下的共识。自2017年国家体育总局、原国家旅游局批复支持贵州省创建全国体育旅游示范区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安排部署下,省、市、县三级协同推进创建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在顶层设计方面,贵州编制完成了《贵州省全国体育旅游示范区总体规划》,印发了《关于贵州省创建全国体育旅游示范区的意见》等系列政策性文件,成立了相关工作机构和贵州体育旅游研究院,探索建立创建全国体育旅游示范区指标体系,推动有关标准建设。全省各市(州)和体育旅游基础较好的县(区)也相应地编制完成了本级体育旅游规划,出台了体育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方案,成立了工作机构。通过整合资金资源,目前贵州已建成生态体育公园104个、汽车露营基地100个,获评国家体育旅游精品项目87项(次);开展了9个景区体育旅游示范基地、12个城镇体育旅游示范基地、4个体育特色小镇的创建并进入验收阶段;全省累计评选出106条体育旅游精品线条体育旅游黄金线路;举办了“多彩贵州”“奔跑贵州”“全景贵州”“翱翔贵州”等自主IP赛事。目前新一轮创建工作也在启动中,增加了红色体育旅游示范点BD半岛、乡村体育旅游示范点、林育旅游示范点的项目申报,全省各地正在积极开展项目布点和申报创建。与此同时,通过与省内主流媒体和新媒体展开深度合作,共同打造各类体育类栏目,出版体育类刊物。
环梵净山自行车挑战赛近年来,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贵州大力发展体育旅游和户外运动产业。据统计,2020年体育旅游人次占全省旅游人次的比例已经达到20%以上,成为推动旅游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体育旅游作为产业融合发展的新业态,有利于丰富旅游体验、传播体育文化、发展体育产业,是促进体育产业提质增效、带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对加快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建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都具有重要意义。在2021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上,国家体育总局负责同志表示,体育总局将一如既往支持贵州体育事业发展,引导和支持贵州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建设,为体旅融合打造全国典范。也希望贵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不断探索新机制、打造新模式、丰富新产品,积极培育、持续扩大体育旅游消费市场,充分发挥体育在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方面的独特作用,为建设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对于丰富体育旅游产品体系,加快体育旅游基础设施和体育旅游人才培养方面,贵州省体育局负责同志在日前召开的一场相关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首先要充分发挥贵州山地资源优势,积极开发高桥极限、洞穴探险、路跑健身、山地骑行、户外拓展、冰雪运动、攀岩徒步、低空运动等山地特色体育旅游新业态,培育体育旅游精品赛事,丰富体育旅游新业态。同时,围绕高桥峡谷和洞穴资源开发高端体育旅游产品,围绕乡村振兴开发健身休闲体育旅游产品,围绕春夏秋冬四季开展体育旅游体验季活动。其次,在贵州旅游产业化与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通过举办体育赛事,打造山地民族特色体育旅游名片,将在‘十四五’期间持续推进体育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体育公园、自行车道、健身步道、示范基地等内容,全力推动体育旅游全面发展,着力加快60个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和10个体育特色小镇布局,推进体育旅游示范县创建工作,重点打造10项自主品牌赛事,扶持10家龙头体育企业,培育10条体育旅游黄金线路,积极引进国际国内优秀体育企业落户贵州,力争在山地旅游装备制造业方面有所突破。最后,通过建立贵州山地特色体育旅游理论体系、标准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积极培养和引进体育旅游专业人才,加大现有体育旅游基础人才培养力度,引进体育旅游高层次人才、体育旅游专业人才、体育旅游职业经理人,通过培养和引进两个途径,双向发力,有效缓解贵州体育旅游专业人才不足的状况,为贵州体育旅游健康发展提供人才支持。(贵州日报)
国家体育总局通讯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体育馆路2号邮政编码:100763联系电线网站联系电线